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提及科技创新,在湖南中烟技术中心,是刻在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骨子里的基因。回望科技创新之路,技术中心团队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挑战一个个不可能,攻克一个个“难点”,且行且歌、甘之如饴。
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走进技术中心,30余名博士参与的科研项目在全国、行业斩获大奖,一沓厚厚的荣誉讲述着技术中心团队提“质”效促“质”变的生动故事,数智赋能、蝶变升级的场景在这里渐次展现,一场内外联动的“高质量科技人才越野赛”如火如荼进行着。
共织人才培养“一张网”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该中心严格落实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举措,认真践行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把人才强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把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进中心人才工作优化的重要一环。2023年,该中心发布《专家管理办法》,明确专家选聘、使用、管理等各项机制。同时,修订中心《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加速推进年轻干部成长、畅通专家到行政转化通道。通过制度的优化,进一步激发中心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与潜力。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该中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分类施策,加快构建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人才机制,深挖人才潜力,激发中心创新活力。特别是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先后制定中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两纵一横”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启动配方师、调香师三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为青年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保障。
人才培养“奔跑”不停滞,该中心主任张志坚讲到:“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想把中心的创新工作做好,我们就一定要抓住这个‘金钥匙’,制定完善的制度,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目前,该中心拥有行业学科带头人4名,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36%;培养了6名青年配方师、调香师,完成托举27人,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骨干的科研项目占比持续加大,90后青年员工蔡佳校成为烟草行业首批青年托举人才。
调香师在实验室使用数字化调香机调配香精香料
共推全员创新“一盘棋”
“通道”保障,“桥梁”助力。
近日,在该中心一楼会议室里,一场与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关于“烟草行业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交流座谈会正在进行。行业学科带头人、高级专家、博士及相关领域专家齐聚一堂,针对本次活动开展深入交流。这是该中心坚持开展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交流,为科研人员创新活动提供广阔舞台,不断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让更多科研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品牌发展“保驾护航”的一个缩影。
类似这样的保障和助力,不在少数。目前,该中心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先后创建了“数字化调香”、“卷烟功能材料”行业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16家各类创新平台,构建了“战略引领、技术支撑、标准衔接、成果转化”四级创新平台运行体系,形成了梯次衔接、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布局。
第四批行业学科带头人任建新在实验室做实验
与此同时,以四级平台为基础,筑牢对外沟通合作桥梁,与120家高校、科研企业开展多领域合作,在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同时,为科研人员搭建起更多学习提升、施展才华、绽放风采的工作舞台和创新平台,也让更多基于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创造出更多成果。
共蓄科技人才“一股劲”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一个良好生态,是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做科研的重要保障,更是该中心长久以来的遵循的根本宗旨。
为致力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在公司颁布《中共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湖南中烟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基础上,今年还将出台具体落实举措,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探索、敢于试错。这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针”,迅速掀起了科技创新热潮。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细化完善内部评价机制,解决科研人员兼职多、会议多的问题,保障科研人员8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能用于科研学术,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更多原创新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明确精简科研流程,实实在在解决科研人员急难愁盼的问题。根据不同类别项目的研发特点,分类施策,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减少申报科技项目等过程之中不需要的条条框框,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中心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员工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凭借这种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该中心人才“第一资源” 释放发展“第一动力”,2023年,先后开展科技项目研究328项,数量创历史新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授权专利62项、行业技术标准7项。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hbtzlt.com/8276.html